铜业分公司动力车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精细化管理,以落实车间“三精管控”工作措施为抓手持续夯基固本,打响车间“提质增效”攻坚战。
聚力深度融合,激活提质增效“主力军”。动力车间始终坚持生产的重点任务在哪里,支部工作的重心就放在哪里,持续聚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思想上抓实教育引导、在认识上激发内生动力、在责任落实上做实考评制度,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力带动党员和职工队伍目标一致向前看,握指成拳聚合力。用好“三会一课”下达“作战书”。支部委员会谋划部署重点任务,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党课强化思想共识,提升政治觉悟,做好先锋示范。两次党课分别从如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动力车间落地落实提出基础管理、质量管控、队伍管理等方面的部署要求,从如何将政治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的高度教育引导车间党员牢记使命忠诚履职,不忘初心担当作为。以党的创新理论融合实际工作,优化工作途径,拓宽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方法,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深化理论学习注入“强心剂”。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照学、接力读等形式,读原文、谈体会、作交流,引导党员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方法和立场观点,大力激发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主动服务生产亮出“先锋队”。在生产现场,总能看到党员们忙碌奔跑的身影。“党员服务队”“党员突击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好领跑者,充分发挥工人技师的绝技绝活,在粉煤碾子的自主维修、锅炉振打器的改造、余热电站射水泵维修、汽轮机组维护等工作中担当作为,节约了生产成本。“党员服务队”开展义务劳动 2次,助力车间“6S”管理,在全厂公共设施维护维修工作中践行宗旨积极服务,今年以来完成公共设施维修60余项。“党员突击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践行“作风革命”,发现问题马上研究、找到办法马上落实,完成夜间突击检修任务9项。
聚力安全生产,保障提质增效“必需品”。动力车间始终坚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融入日常工作,引导每名员工当好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巩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树牢“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掌握“主动权”。牵住责任制“牛鼻子”。结合分公司下达的安全环保责任,车间结合具体工作,细化分支,明确了车间管理人员、班组管理人员和各岗位从业人员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环保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并纳入每月班组积分考核和员工KPI绩效考核。念好安全环保“紧箍咒”。常态化、高频次开展安全环保学习培训和警示教育,让大家把安全环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用好“每日一练”延续好安全学习习惯,将微信答题小程序嫁接到企业微信EHS综合管理平台。1-7月发布每日练习182项、考试计划7项,组织观看学习警示教育及各类安全教育培训达1231人次,组织各类型安全检查24次,116项隐患百分百整改完成。实现突发环境事件为零、工亡重伤事故为零、重大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为零、交通火灾事故为零、新增职业病为零、重大设备事故为零、轻伤事故为零的“七个零”安全环保管理目标,为铜业分公司健康平稳发展做出了动力担当。
聚力成本管控,增强提质增效“内生力”。动力车间持续巩固年度检修成果,在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上下功夫,深挖降本增效潜能,从工艺指标、对标学习、等细微处加强成本管控,层层传导压力。强化意识当好“主人翁”。坚持能用尽用、能修尽修,针对锅炉对流区振打器维修频繁、零部件损坏快的问题,改用轴承替代铜套,节约了材料成本,提高了锅炉的热交换效率。针对粉煤下煤不畅的问题,改进梭槽提高了磨煤效率。通过对废旧的配件进行拆分、配对、组装、废旧维修利用,推动全员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转变,凝聚思想合力,不断增强降本增效的积极性、主动性。精打细算敲响“铁算盘”。盘算能耗大的设备、消耗大的环节,从细节、小处着手,实时跟进指标完成情况,及时分析存在问题,牢固树立只要能“降”蚂蚱也是肉的理念,加强运行控制及员工技能培训,根据出粉、吐渣情况,合理调节运行参数,根据粉煤水分情况合理调节热风炉温度,加强锅炉本体及特种设备、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好预防性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降低设备影响,确保实现安全生产满负荷稳定运行。分类施策开出“药方子”。余热电站更换排大器阀门,改造疏水箱,解决了阀门泄露问题,提高了疏水回收效率,上半年自发电单位作业成本同比、环比均有所压降。粉煤制备盯紧市场,灵活切换油、气,面对上半年作业成本完成不理想的情况,7月以来,每日精准记录产量、能耗、质量指标,对生产情况每日分析,当日上报,时时管控。水处理系统以水样分析为着力点,着重提升反渗透设备作业能力,提升产水率管控单位成本,确保成本可控。
逐梦唯笃行,奋斗正当时,动力车间将继续围绕“深度挖掘、精准定位、稳步提升”的工作步骤,主动融入“四大战役”,以精益生产的行动力巩固提质增效的战斗力。
责任编辑: 陈 雍
审核:李 沛